移动客户端

|

官方微信

|

官方微博

|
19xxxx
时间:2024-06-04 08:21:43来源:乌审旗新闻网责任编辑:69XNXXX载下HD

  今年以来,“中华文明探源”的话题愈发被人关注,用考古学证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被公众所知。而考古学者早已将文明起源的探寻上溯至八千年前。透过贾湖,我们可以看到八千年前最领先的族群如何生活。

  1981年,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始,郭大顺再次负责起建平县的工作。在时任朝阳市文化局局长宫殿东的组织下,他给全县32个公社文化站长做了一次普查前的培训,特意强调了寻找红山文化玉器出土地点的重要性。话音才落,富山乡文化站长赵文彦便在课堂休息时反映了一个重要信息:附近马家沟老乡家有一个“玉笔筒”。直觉告诉郭大顺,红山文化玉器更直接的考古证据可能要露头了。

  墓主人头顶部的左侧,置有一件玉环,所有特征都与红山文化遗址常见的石环相同。墓上的深灰土层只有0.2米~0.3米厚,土层内存有彩陶筒形器残片。一切证据都明确地指向了红山文化,尽管在此之前红山文化还从未有墓葬被发现过。郭大顺至今清楚地记得,那一天的日子是4月8日,这个地点后来编号为牛河梁第二地点,这座墓则编为第一号冢第一号墓。《19xxxx》 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说,多数考古学家眼中的“文明”,基本是西语中Civilization一类词的翻译,一般以恩格斯“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”这一论断为据,多数情况下,将文明起源和国家起源当做大同小异的同一件事来研究。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冯时则从中国传统来认识“文明”,《易传》《尚书》中的“文明”一词,本意是经过内心德行修养表现出的“文德”,是将人从动物世界分离出来的精神追求。因此,文明社会的状态,应该是“人类以修养文德而彰明,而社会则得有制度的建设和礼仪的完善而彰明”。

  而贾湖文化与淮河中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之间却出现了更多相似之处,尤其在墓葬和葬俗方面。两者都有大量石器、骨器以及动物随葬,墓葬中都有龟甲,龟甲下都装着石子……而葬式、葬俗恰恰是维系一个人类共同体的文化内核。张居中由此提出一个推测:贾湖先民离开家园以后,其中一支沿淮河东下,迁徙到了同纬度的安徽、山东、江苏等地。

  “3-5月时预测今年会是一个偏枯年,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干旱,但没有预测到是这么广这么严重的干旱,持续时间这么长”。在许继军看来,今年的旱情并非只是提前了,而是延长了。他判断,旱情可能持续至11月份。/p>

相关报道
分享到:

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:changanwang@126.com | 招聘启事

Copyright 2015 www.chinapeace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-1 中国长安网 © 2017版权所有